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遠觀近看遊中正(心之所向)

黃則修先生(1930-2014),兼具教育家、新聞記者暨攝影家等多重身分,更為業界譽稱為「臺灣攝影獨行俠」。1951年兼任日本《朝日新聞》、聯合電視駐臺攝影記者;1961年舉行「龍山寺」攝影個展、1962年與吳東興舉辦「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雙人攝影展,被譽為「臺灣攝影史『專題攝影展』之濫觴」。以上二展,其後更引起政府對歷史文化古蹟的重視,促使野柳被設定為國家觀光景點。 1967年,擔任徵信新聞報(現中國時報)顧問,為臺灣創設第一座新聞彩印工廠,隔年以世界第一部美國高斯平板彩色輪轉機,印製臺灣首份彩色報紙,受到國際矚目,獲登於1980年的《世界名人錄》。紀念堂內分別建有雲漢池及光華池,兩池面積皆約三千平方公尺,為不規則形狀的人工池,配以人造假山及半圓形拱橋,景緻十分優美。而池內的錦鯉,係於紀念堂開放之初,由何應欽將軍及國內外喜愛錦鯉的人士自動捐贈。 本作品表現中正紀念堂陽光照拂下的清澈水池裡,鱗片閃亮發光的錦鯉皆往水面漣漪方向而去,錦鯉花色之紅白、大正、昭和、菜魚、黃金、白金那一抹光穿梭點綴池面,黃則修巧妙地抓到瞬間,紀錄誠如水墨畫般的美麗片刻。構圖特色在於畫面層次可解構為三層,上層為錦鯉,中層為水面,下層為倒影,形成相映成趣的穿透視感。(500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則修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