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遠觀近看遊中正(兩廳院與廣場)

黃則修先生(1930-2014),兼具教育家、新聞記者暨攝影家等多重身分,更為業界譽稱為「臺灣攝影獨行俠」。出生於臺北市,筆名老K,又因其為紫雲黃氏在臺灣之第七代,又自稱紫雲七郎、紫雲山人。1951年兼任日本《朝日新聞》、聯合電視駐臺攝影記者;1961年舉行「龍山寺」攝影個展、1962年與吳東興舉辦「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雙人攝影展,被譽為「臺灣攝影史『專題攝影展』之濫觴」。以上二展,其後更引起政府對歷史文化古蹟的重視,促使野柳被設定為國家觀光景點。 1967年,擔任徵信新聞報(現中國時報)顧問,為臺灣創設第一座新聞彩印工廠,隔年以世界第一部美國高斯平板彩色輪轉機,印製臺灣首份彩色報紙,受到國際矚目,獲登於1980年的《世界名人錄》,隔年登《美國名人錄》,1985年兼任實踐大學教師,帶領學生定期維護位在校內之石板屋建築,2012年在實踐大學退休,2014年逝世於林口。 本攝影作品從國家音樂廳的角度拍攝國家戲劇院,在前面廣場的襯托下,國家戲劇院重簷廡殿頂的北方宮殿式建築更顯氣派。三三兩兩的行人穿插其間,映襯出中正紀念堂廣場的開闊面積,遠處陪襯的建築群,則可以反映臺北市中正區古典風貌與現代性景色的真實對照,而藉由新舊照片的多重角度賞析,讀出臺灣曾有過的歷史曾經。(501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黃則修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