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節杜甫題張旭草書詩

陳欽忠(1958- )新竹縣人。國立政治大學文學博士畢業,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曾多次擔任全國美展、全國公教人員美展、縣市、地方美展評審。著有《中國書法論研究》、《唐代書風衍嬗之研究》、《法書格式與時代書風之研究》及單篇論文四十餘篇。曾獲國科會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五、八十九年度甲種獎勵,民國九十三年獲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頒贈第二十五屆新世紀中興文藝獎。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蘇州吳郡人,人稱「草聖」。張旭嗜酒,乃盛唐「醉八仙」之一,每每大醉而做書,因此又稱「張顛」。與懷素一起突破傳統草書,並將自然與生活作為靈感,將草書的工具性、使用性符號轉往純藝術發展,利用線條作為表達其思想感情手段,將書法藝術提升為「心畫」。 陳欽忠字體與張旭同屬於王羲之系統,其筆法和結構風格方面則來自楊守敬、沈尹默、溥心畬、寇培深、于大成、曹緯初、熊復光、王靜芝等名家的影響,經內化後擁有更多自我的特質。作品多選用富文學內涵之佳作,本作即為其一,作者將杜甫為張旭之作品所做的提拔以行草書寫,行氣通順,筆意靈巧流暢,深刻表達筆斷意連之感,字裡行間乾濕得宜,下筆輕重、墨色可為千變萬化,數字之間便可見其變化,足見作者多年之功力。(506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陳欽忠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