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藝論佳聯

吳三賢(1964-)出生於高雄市,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畢業。作者自幼學書,醉心翰墨,以「帖臨百遍意自通」自許,各家墨跡皆反覆臨摩學習。作品曾獲全國美展優選、全省美展書法類首獎,甫過而立之年便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資格之殊榮。爾後開設旱蓮書院教授書法,多年教學可謂桃李滿門,對於書法教學與推廣不遺餘力。 作者兼擅各體,尤擅行草書,此幅作品書寫論藝對句:「遠山無墨千秋畫,近水帶弦萬古琴。」此聯句以山水為描寫對象,上句透過視覺的描繪,將淡雅的遠山比喻為綿亙流傳的名畫墨跡;下句轉向聽覺的摹寫,將淙淙流水擬態成千百年來不斷發出聲響的古琴。此聯句雖然看似單純的擬寫與轉化,實則與歷代書論中對於書法審美觀的論述,透過自然景象來詮釋書風的方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吳三賢行草書風以米芾、王鐸、懷素等大家為主要基調,進而揉雜各家筆意成就自我面貌。文字結構多採傾斜、跌宕之態,在不平衡的結構與行氣走勢之中達到險峻絕倫之態勢。用筆略帶波磔起伏,透過筆畫運行之間的時走時停與轉折變化,增添古樸蒼茫的意趣,也促使文字結體更加奇崛。書寫時偶發的漲墨、飛白效果相互交織,不只是作者筆墨運用自如的直接體現,也使此件作品直接賦予觀賞者強烈的視覺感受。(504字) 款識:歲次庚寅年仲秋上浣,旱蓮齋主吳三賢。 鈐印:無一物、吳三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吳三賢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