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御筆峯群

王友俊(1944-),生於台中。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專職水墨畫的研究,創作、教學已屆五十年。 作品風格立足於傳統,更超越了傳統創作者的語彙,真實地表現出水墨山水畫,曾前後登臨黃山13次,畫盡黃山各個角度的美景。以黃賓虹的「渾厚華滋」、鄭曼青的「厚重拙大」並自擬「圓融溫潤」、「豪邁磅礡」為創作的指針。提出「題材不重要、技法不重要,只要能在畫面上表現出『溫、潤、厚、實』四個字,其畫必有可觀。」認為繪畫「求新」固然重要、「求好」更是最終的使命。畫壇二十世紀後半,墨彩青綠山水,以袁旃、周澄與王友俊為代表,可見王友俊在畫壇被重視的程度。 御筆峰是並列的三座石峰,高低不一,峰頂長有松樹,極象(譯註: 像) 幾枝倒插的毛筆。傳說像是王天子的“御用筆”,故名御筆峰。這裡雲纏霧繞,似沉似浮,人稱「瓊山仙閣」。本作畫景山谷中數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遙沖天際,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筆, 靠左的石峰似擱筆的「江山」。山勢堅挺,雲嵐輕盈,設色沉鬱,渲染神妙,與其作品常表現壯闊的山景一致,層層疊疊的山峰、松樹倉綠溫潤,呈現張家界名勝的磅礡的氣勢。他擅長表現大幅聯屏的畫,並交互運用造境與寫生,讓觀眾深臨其境,也創造出屬於個人溫潤厚實又豪邁磅礡的風格。(511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友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