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瀰群峯

劉平衡(1937-),福州人,台灣水墨畫家。1948年隨家人遷至台灣;1956年考入師大美術系,國畫先後受教於溥心畬、黃君璧、金勤伯、林玉山等大師;後考入文大美術研究所,向張隆延、丁念先、王壯為等教授學習。1971年赴法國高等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所深造、90年代赴比利時魯汶大學研究、考察歐洲各大美術館,回國後於歷史博物館從事研究工作,並任師大、文大兼任教授,後任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並在1996年於台灣省立美術館舉辦個展。 早期受學院教育之影響,劉平衡專攻山水,後經常造訪中國觀覽名山大川,畫風受實際經驗影響而大為改變。他從傳統出發,兼擅潑墨與用筆,卻不拘泥於特定法則,留歐經驗使其作品面貌更為奔放。故而,畫面上經常可見融入西方透視法或抽象畫的概念,融合中西,走出與傳統全然不同的道路。 本作品描繪煙霧繚繞的峽谷風光。畫家除了以線條勾勒山石形狀外,多以大筆觸側鋒點染出山石的塊面層次,此手法與一般的山水作品不同,更能融合墨線與塊面的關係。畫中山石被雲霧分隔為四個區塊,分別為:左下方青松挺立的山頭、右下方有樹石的山頭、右上方有涼亭的山峰及後方有瀑布、雲霧的山脈。在遠山處,畫家使用紫、黃色調緩解前方山石的厚重感,而前方山石則以赭石局部染繪,更顯活潑。(507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平衡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