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色天香1

吳廣沛,廣東鶴山縣人,出生於越南,由於自幼愛好國畫,在越南就讀穗城小學時,便在曹石畫家電影廣告工作室工作,奠定繪畫素描基礎。回台後,工作之餘,1990年,有幸拜得當今嶺南畫派黃磊生大師門下,專心致力學習嶺南畫派之繪畫技術,鍛鍊嶺南畫派其繪畫神形氣韻,用骨筆法、以其自然生態形象著色傳彩、塗墨濕粉、撞色渲染,嚮往「藝海無涯、丹青不老」之概念、「遊於藝」之境界,來規劃人生之幸福。 嶺南畫派是廣東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創建於晚清時期;創始人為「二高一陳」,即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也稱「嶺南三傑」。嶺南畫派為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以創新為宗旨,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19世紀末,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衝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不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而且還催生了「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嶺南畫派,給嶺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並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嶺南畫派主張引進西洋畫法,融合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和創新作品。 第二代嶺南畫家以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為代表,無論在題材與技法上比起「二高一陳」又有新的突破,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的四大畫家。嶺南畫派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嶺南畫派和京津畫派、海上畫派三足鼎立,是「現代中國畫」的代表。 本系列畫作共有4幅,為描繪牡丹花之四聯屏,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在作者筆下爭奇鬥艷、香豔欲滴,即使僅用墨色表達,也能透過畫面感受到艷麗的色彩。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吳廣沛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