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豐年祭之歌

郭軔(1928-2023),字之昊,生於河南武安。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前,就讀北平藝專與杭州藝專期間,受楊綠楊、徐悲鴻、艾中信、吳作人等指導。1958年留學西班牙,並榮獲皇家藝術學院院士殊榮。1962年回國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任全國美展審查委員。曾於西班牙國家畫廊舉辦個展,參與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並於歷史博物館、中央美院等地展出。 受啟蒙老師楊綠楊影響,郭軔認為詩、書、畫三者密不可分,因此他除了專精西畫以外,也致力於水墨與書法創作,並提出「藝術要創新,但必須成熟」的觀念。其作品風格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透視與抽象兼具的「馬德里時期」(1958-1962),(二)轉化西方風格融入東方元素的「臺北時期」(1963-1989),與(三)運用現代意識融合水彩、油畫、水墨等不同媒材的「紐約時期」(1990-1994)。 此作品完成於紐約時期,目的在於「以抽象表現充滿歡樂鼓動的人心」。畫面以大筆觸塗繪並局部刮除表層顏料,主色調為綠色與黃綠色,左下方的檸檬黃予人以一種活躍的感受,中間的深色中與周圍的亮色形成強烈對比,而深色中的鈷藍使畫面不致過於暗沉。畫面左方,可見類似人形高舉雙臂的深色筆觸,右方亦有一巨大人形,中間厚塗的橫向及斜向筆觸形成畫面動勢,整幅作品充分表達鮮明暢快之感。(506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郭軔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