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王友俊(1944-),生於台中。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專職水墨畫的研究,創作、教學已屆五十多年。 作品風格立足於傳統,更超越了傳統創作者的語彙、技法,真實地表現出水墨山水畫,加上總是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精神,曾前後登臨黃山13次之多,畫盡黃山各個角度的美景。 王友俊以黃賓虹的「渾厚華滋」、鄭曼青的「厚重拙大」並自擬「圓融溫潤」、「豪邁磅礡」為創作的指針,並提出「題材不重要、技法不重要,只要能在畫面上表現出『溫、潤、厚、實』四個字,其畫必有可觀之處。」認為繪畫「求新」固然重要、「求好」更是最終的使命。因此畫壇推崇二十世紀初期的墨彩青綠山水,當以溥心畬、張大千為最佳;二十世紀後半,墨彩青綠山水,則以袁旃、周澄與王友俊為代表,可見王友俊在畫壇被重視的程度。 其作品常表現壯闊的山景、層層疊疊的山峰、松樹倉綠溫潤、萬泉飛瀑氣動山河,這些特點呈現大山大水磅礡的氣勢,也表現大幅聯屏的畫之優點,並交互運用造境與寫生,讓觀眾身臨其境,也創造出屬於個人溫潤厚實又豪邁磅礡的風格。本作《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顯示其畫風能巨能細,雲嵐輕盈,設色沉鬱,渲染神妙,將紀念堂坐落於鬱鬱樹林之中,帶出巍峨崇高之感。(501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友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