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金(1928-)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王漢金從6歲開始習書,具備深厚的書法根基。來臺後進入高雄鳳山陸軍官校就讀,畢業後擔任多年軍職直到退休。歷任中國文藝工作者協會會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及中華藝術學會理事長,長年致力於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作品亦備受各界肯定,國防部、法務部、國父紀念館等機構皆有收藏。 此件作品造南無觀世音菩薩像一幀,作者於款文中自云是文字組合佛像。粗觀作品中的觀世音像,便可以發現全部是以「佛」字為基本元素,以反覆、連接的方式形成線性結構;若再進一步觀察整體線性結構,更可察覺自佛像頂部而下直到盤膝坐姿,是以「南無觀世音菩薩」七個文字的變體組成,透過文字筆畫的延伸、盤繞,或結體的扭曲、變形,進而構成佛像的五官與身體各部位,足見作者巧思。 王漢金的文字組合佛像體現了作者匠心獨運之處,意圖模糊書法與繪畫兩者界線,開創另一造形表現,給予觀者耳目一新之感。此件作品的元素雖然是以「字」組構成「像」,創意之餘卻也在轉換的過程中,減低了文字與書法美感的元素;若以「造像」的角度觀之,則此幀觀世音像的造形則略顯單薄。換言之,王漢金的巧思達到了融合書法與繪畫的技巧,且力求能兼備二者之長,惟兩者的融合運用,也有待更多的嘗試,以開創更好的藝術創作。(524字) 款識:中華藝術學會理事長時年八十於臺灣,自創有著作權文字組合佛像,嶗山人王漢金敬書。 鈐印:王漢金。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