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協奏九寨沟

藤崎千雲(1950-),生於日本長野縣,水墨畫家。曾居住臺北七年之久,期間受教於膠彩畫家黃鷗波、水墨畫家孫柏堂、蘇峰男等人,並曾向黃君璧請益。曾入選日輝展,得日本水墨畫無鑑查展覽、日本文人畫府展、日本全國水墨畫秀作展、雪舟國際美術協會無鑑查會員等殊榮。 水墨畫在日本通常被稱為「文人畫」或「南畫」,有其自身的歷史脈絡。受到德川時期喜好漢學的影響,水墨在日本得到發展。但日本的「文人畫」與中國不同,不僅只存於士大夫的脈絡中。日本「文人畫」強調自發性與氣韻,在明治時期被理解為東洋畫的本質。藤崎千雲以山水與花卉為主要題材,山水有南宗淡逸典雅簡麗的特質,設色少;花卉則以沒骨法見長,水墨、設色皆有。 其作畫特色在於畫面整體氛圍統一感之掌握,樹葉點皴看似疏鬆,結構卻頗為嚴謹。畫家常以乾濕交錯的技法表現,藉以營造筆情墨韻在紙上的效果。此外,畫家喜愛描繪瀑布溪流,此畫為代表作之一。畫面分為前、中、後三景:近景河岸樹林以重墨點染,中景以緩瀑河岸構成,遠景則是垂直傾瀉而下的瀑布。觀者的視覺受前景重墨引導,盤桓而上可見遠方瀑布氣勢,接著順流到平面的水流,再回到近景的波流。整體的視覺受墨色韻律與畫面結構安排的引導,讀來輕快適意。(502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藤崎千雲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