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松濤飛鷹圖(左)

李鴻儒(1953-),出生於台灣南投,旅日畫家。青年時學習武術與水墨,師承於歐豪年,後於大阪藝術大學學習日本畫,並入京都藝術大學上村淳之門下。李鴻儒曾任教於東海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客座,對膠彩畫研究不遺餘力;並擔任NPO法人日本亞細亞文化藝術聯盟主席,積極推動日本、台灣、中國、美國之間的水墨交流活動。 日本近代水墨畫,亦稱「文人畫」或「南畫」,其定義較中國更為廣泛,與董其昌所稱「南宗畫」無直接關聯。「南畫」及「文人畫」自桑山玉洲開始,被普遍理解為一種中國化的藝術形式,但它對自發性與表現性的強調,則更接近日本文化自身的感性體系。由於強調表現性,許多日本南畫家透過筆墨發展出奇特的個人風格,如浦上玉堂。浦上曾被橋本關雪拿來與石濤進行比較,認為畫家對規則的解放,是為何能夠充分表達個人天性之所在。南畫對「奇」的愛好,使得水墨在日本的發展以個性化為先。 此作為「2004日本亞細亞水墨畫交流展」現場揮毫作品之一,描繪波濤洶湧的浪花與盤旋其上的飛鷹。畫家用筆大膽粗曠,保留狼毫或山馬筆在圖上磨擦、掃略的痕跡,雖適時用淡墨渲染,仍留有許多飛白,展現驚濤駭浪的景觀。右上方的飛鷹比例與左方大面積的浪花形成極大對比落差,凸顯老鷹與自然對峙的戲劇張力。(508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鴻儒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