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下半旗圖

趙苦葉,生平不詳,著有《苦葉詩存》,此書封面由同為軍旅詩人兼書法家的丁治磐所題名。此外,台灣詩人張達修有一封寫於1982年的手稿,記為「趙苦葉先生書畫展有詩次韻奉酬」,其中,「次韻」為詩人間相互和韻之體式,奉酬則為應酬而作。顯見1980年代趙氏在台灣仍有雅集酬唱活動。 此作以明清仿古山水風格,描繪慈湖遠眺之景,畫中降半旗致哀,表現全國人民對蔣中正總統崩逝的哀悼。畫家特別強調畫中對象的線條輪廓,以重墨勾勒峭壁、楊柳、樹木、建築等形象,不重皴法且不加區分或重疊墨色,直接在對象物上敷染顏色,手法簡易。此種重視形體輪廓、用色直接、簡明表意的畫法,近似民初漫畫家豐子愷的繪畫風格。 畫面左側主要為河岸懸崖峭壁,至中景處略為收縮,連綿至畫面上半部並向畫面中央突出。前景河岸上有一株綠色楊柳、兩株青色雜樹,石上略施苔點。畫面中段以上的為董巨式山頭峭壁,山脊上滿布苔點。其中,山壁以重墨披麻皴描繪,並以綠色敷染,其餘面積則以土黃或淺墨繪之。上方峭壁的山坳處有兩棟朱色屋頂建築,懸掛降下半旗之國旗,藉以哀弔國家元首之逝世。畫面右側為水面上有一船,象徵偉人揚帆遠逝之意。遠山則以淺墨塗繪,題款落於畫面中央上方顯明處,增加此畫的說明性與紀念意義。(504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趙苦葉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