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廬山高

劉延濤(1908-1998),號慕黃,河南鞏縣人,書畫家。成長於書香世家,數代祖先皆有收藏名家書畫。幼年時,鞏縣校長趙蔭棠發現其繪畫天份,將他帶到小學接受基礎訓練,從《芥子園畫譜》入門。就讀北大中文系二年級時,因社團認識胡佩衡先生,受其影響,學習南宗技法及北宗理念。1932年,劉氏受胡佩衡舉薦入北平故宮擔任編輯,親睹許多古代名蹟。1934年編輯于右任標準草書,受右老影響甚深。來台後,於1955年與鄭曼青等人組「七友畫會」,1962年與馬壽華、姚夢谷等人另創「中華民國畫學會」,以畫學研究為主。 劉延濤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具深厚國學涵養,追求三絕合一之境界。故宮任職期間,他親見巨然、范寬、李唐等山水,後受禪宗與文人畫傳統影響,發展出融合南北的風格。自1950年代起,嘗試以簡筆配合潑墨,結合標準草的線質,創立簡樸具書法趣味之水墨風格。 此作以純水墨描繪廬山,反映其「水墨為尚」情懷。劉延濤融合南北宗的技法理念,常以斧劈皴皴擦山石,卻留下大片空白引人遐思。本件「白壁山石」以畫面中央最為明顯,搭配重墨點染的林木,使畫面層次分明。石壁上的瀑布順流而下,將觀者視線引導至密林中的房舍、小徑等處,再接至右下方的流水。劉氏作品經常不加設色,體現畫家的筆墨與畫面經營的功力。(512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劉延濤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