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蔣中正總統遺囑影本

蔣中正總統(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年輕時已留有多份遺囑,其逝世遺囑刻印於紀念堂大廳的總統坐像正下方。《蔣介石日記》最早出現遺囑是在1920年3月,當時任職援閩粵軍,鬱悶失志,故立遺囑;第二次出現遺囑記載是1922年,蔣決心南下護衛孫中山,抱著有去無回之決心,20日上午寫「靜江遺囑事」,將家事託付好友張靜江;1936年12月,於西安事變擬遺囑,分別為給全國國民同胞的信及致宋美齡夫人的私人遺囑。 1971年6月蔣在日記裡寫道已有腦動脈血管硬化現象,應預排國家後事,認為蔣經國可繼復國任務,惟考量二人父子關係,安排擔任行政院長,形同嚴家淦副總統助手,期許國民黨政軍同志完成光復大陸使命。同年底,再次於日記本裡留下紙本遺囑,交代今後政府以家淦為繼任總統,任經國為行政院長兼三軍總指揮,黨務應集體領導。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總統逝世無交代遺言,其遺囑係於3月29日預立,由秦孝儀代筆,直至蔣過世後,五院院長簽名為旁證。嚴家淦為時任副總統、時任五院院長分別為行政院蔣經國院長、立法院倪文亞院長、司法院田炯錦院長、考試院楊亮功院長、監察院余俊賢院長;遺囑左側為受領人及捐贈者黃剛的題記「於1975年4月7日受領於實踐堂」,此處現為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舊址。(510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