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是旗津「高中六號沉船事件」的受難者家屬,在「二十五淑女墓」為女兒們更換照片的影像紀錄,呈現了照片更換過程所進行的儀式、對話以及工程等內容。
因台灣傳統習俗視其為「姑娘廟」,在墓園入口以及墓碑前多供有梳子、鏡子、粉餅和口紅,地方耆老和包商、家屬討論著過往的軼事,在進行點香、燒紙儀式後,開始更換照片工程。
民國六十二年發生在旗津渡輪高中六號沈船事件,趕搭船隻上班而罹難的女性勞動者,經過家屬協調合葬成為「二十五淑女墓」,後因興建高雄港第四貨櫃儲運中心而遷葬,在民國九十七年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二十五淑女墓」被民間傳統習俗視為「陰廟」,而當年台灣社會盛行「大家樂」、「六合彩」等地下博奕活動,彩迷、賭徒經常到各地陰廟求取「明牌」,因而中獎固然做戲酬謝,而「槓龜」(意指沒中輸錢)的輸家竟破壞墓園洩憤,「二十五淑女墓」墓碑上的照片多遭破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