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山頂傅家大伯公

高山福德祠,為高山頂拓墾業戶傅家所屬大伯公,是高山頂區域四大伯公之中,位於南高山頂幼獅路二段的傳家伯公,由於歷史悠久,成為在地信仰中心,因而被在地民眾尊稱為「大伯公」。 傅家的伯公之所以被加上「大」,源自於此座伯公廟屬高山頂區域首富傅家所有的家廟,區域內其他家族的財力,無法與傅家相比較,且因大伯公的神威顯赫,而有此尊稱。大伯公祠廟原於嘉慶3年(1798)由墾戶傅盛乾所設立,設大伯公廟原為祈求墾殖能夠順利開展,人畜安居,因而先按台灣拓墾慣例,立三顆石頭為田頭伯公。民國46年(1957)時曾加蓋單間廟宇,安奉大伯公塑像。民國91年(2002)在地信徒將舊廟重新整修。民國96年(2007)經由傅家再次捐地給大伯公,而將小廟在原址原方位擴建成現在的巍峨廟貌。 大伯公祠廟在改建後重新命名為「高山福德祠」,並塑造石雕神像。神龕的左右側按照高山頂周邊伯公祠廟慣例,描畫松鶴與竹鹿彩繪。祠廟主體與拜亭為燕尾脊式,左邊為涼亭,右側為金爐,顯得金碧輝煌,祠前保留原有的方形風水池,並以石門大圳的高山頂分渠進入,終年不絕。祠內多幅彩繪裝飾:天官賜福、降龍羅漢與十多幅廿四孝石雕裝飾。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高山福德祠
  • 別名
    大伯公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32821
  • 所在地-經度
    121.157036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高山福德祠
  • 參考資料
    黃厚源主編,《過來今來話埔心》(楊梅:財團法人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2011)。
  • 現況
    高山頂區域四大伯公廟之一,為周遭水圳與農田守護神。
  • 資料來源
    黃厚源主編,《過來今來話埔心》(楊梅:財團法人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2011)。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林煒舒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3282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15703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桃園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楊梅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高山福德祠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