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子寮砲台「平射砲台附屬砲側庫」,由日治時期人建造,為槓子寮砲台工程其一項目,建造時間為1901年至1903年間(明治34-36年),地點在今基隆市信義區教忠街一帶。
平射砲台附屬砲側庫(彈藥庫),為槓子寮砲台其一砲側庫;槓子寮砲台的砲側庫,共有4座,1座附屬於平射砲座區,另外3座,位於主砲座區東側的隔堆下方,用途為暫時儲放準備發射的砲彈。
砲側庫的設計,最重視防爆、防潮2方面。通常設於砲座旁、橫牆隔堆下方,並以「每2門火砲、設立1座砲側庫」為原則。砲側庫的構造,則是以混凝土為主。槓子寮砲台的砲側庫腳壁、穹窿、奧壁混凝土厚度,約為1公尺厚;從立面下端的排水口,能看出壁內隱藏構造的位置。
平射砲台附屬砲側庫,其建築構造,與其它3座砲側庫大致一樣,入口有1面擋牆,內部儲彈空間為穹窿弧形壁體(奧壁)構造形式,只是在規模上較大,寬約2.98公尺,進深 5.37公尺,推測應是本座砲側庫獨立,加上離火工作業區有一段距離,考量到運砲路程較遠,因此獨立設置。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