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扶桑丸號、高砂丸號

  「扶桑丸」(FUSO-MARU)與「高砂丸」(TAKASGO-MARU)的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時間應為1923年至1945年間(大正、昭和年間)。

 

  「扶桑丸」(FUSO-MARU),1908年(明治41年)5月由英國製造,1923年(大正12年)由「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購入,翌年起行駛基隆神戶間航線。「扶桑丸」,為一8,100噸輪船,垂線間長144 m,巾17m,最高速力16浬,船客定員計768名。戰時,被徵用為陸軍御用船,1944年(昭和19年)7月在呂宋島被同盟軍魚雷擊中,因而沉沒。有和「蓬萊丸」等進基隆港就會引起下雨的說法。

 

  「高砂丸」(TAKASGO-MARU),1937年(昭和12年)4月日本長崎廠竣工,隨即加入基隆神戶線的命令航路,屬「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擁有;約9,347噸,全長150m,幅 18m,最高速力20浬,船客定員計901名。二次大戰期間,被徵用為日本海軍病院船,終戰後,作為外地引揚船,接駁各地日人回日本。是日臺航路17隻中,經過戰爭後唯一殘存者,惟1956年(民國45年)3月解體。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於1884年(光緒10年)成立,1896年(明治29年)4月接受臺灣總督府所謂的「命令航路」,隔月即開設基隆神戶之臺日定期航線。後來,航線逐漸拓展至中國、南洋、朝鮮等地。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5年12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5。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王俊昌提供 2.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5年12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蔡英清提供   //   【參考書目】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5年12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4-5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15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1.王俊昌(提供) // 2.蔡英清(提供)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