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造船修船產業

  「基隆造船修船產業」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地點在基隆港。第1張照片,印有「明治卅九年」的紀念戳章,並標有「大阪鐵工所基隆分工場」的字,其拍攝時間,可推斷為1906年(明治39年)。

 

  基隆港第1期築港工程(1899-1906,明治32-39)中,建造船舶修理場,為其重要工程之一。1900年(明治33年)先完成「火號庄修船工場」,1903年(明治36年)則又完成「球仔修船工場」,二者皆為官營修船工場。火號庄修船工場於1909(明治42年)年貸與「大阪鐵工所基隆分工場」使用,1915年(大正4年)「木村久太郎」承接大阪鐵工所基隆分工場及其一切業務,並改稱為「木村組鐵工所」,1919年(大正8年)改制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以「船渠及造船業、機械製造、修缮、製鐵、金屬材料販賣、海運及其附帶事業」為其主要經營項目,在牛稠港有船塢工地11,600坪。

 

  修船工廠之所以興盛,是由於進出基隆港的船舶繁多;如果船舶發生故障、或碰撞受損等情況,通常都會要求可以盡快維修。港內修船廠的功能,就是提供船舶故障、或損壞的維修服務。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 安嘉芳等,2005年12月。《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3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王俊昌提供 2. 安嘉芳等,2005年12月。《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3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臺灣大學圖書館提供,引用自《基隆市案內》   //   【參考書目】 1.安嘉芳等,2005年12月。《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3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15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109-11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7月3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1.王俊昌(提供) // 2.臺灣大學圖書館(提供)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