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工廠一樓為精製工序的區域,製茶機械依照製程分室排列,甲型乾燥機與篩分機排列於同一空間內,圖即為甲型乾燥機。以履帶帶動茶葉進行乾燥,途中2台甲型乾燥機使用多年,歷史歲月痕跡刻印在機器上,彌足珍貴。
紅茶的製作流程為萎凋→揉捻→發酵→乾燥,乾燥是最後一道工序,篩分是更精緻化的程序。甲型乾燥機在臺灣各地被廣泛使用,無論是生產紅茶或是生產烏龍茶的茶廠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日月紅茶老茶廠建於西元1959年(民國48年),原為農林公司魚池茶場,巔峰時期擁有近七十公頃的茶園種植阿薩姆紅茶,製作紅茶出口,民國六零年代後隨著紅外銷產業沒落,幾乎被外界遺忘。921地震後,魚池鄉公所積極推動紅茶產業,台灣農林公司重新整建老茶廠,命名為「日月老茶廠」,轉型成為觀光休閒茶廠,開放讓遊客參觀紅茶製作過程,為老茶廠賦予新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