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七圳

光緒20年(1894)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曾提及:「自鳳山崎以北,沿紅毛港、大溪漘一帶,地高而燥,絕少水源。」因而在乾隆8年(1743),曾坤茂開三七圳。《淡水廳志》記載:「三七圳,在廳北三十八里。截大溪漘水流引入;長二十七里,灌溪南陂頭面、老厝、大竹圍、社子頂、下槺榔子、笨子港等田七百餘甲;溪北隘口寮、營盤下、紅瓦厝、甲頭厝、赤牛欄、下庄仔、崁頭厝等莊三百甲,計溪南得水七分,溪北得水三分,故名。乾隆八年,曾坤茂開濬。」此處所提及的「大溪」即今社子溪。三七圳以社子溪為界,分成三七南 圳、三七北圳,各有一個取水口,是清治時期楊梅區較具規模的水圳。曾坤茂去世後,所拓墾的灌溉區域居民為報答其開圳功德,因此三七圳灌溉區在每年舊曆8月舉行祭典,稱為八本簿平安戲,是桃園境內極富盛名,傳承200年以上的水信仰文化。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社子溪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968196
  • 所在地-經度
    121.079341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三七圳
  • 隸屬
    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8)/清治時期/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林煒舒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96819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07934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桃園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新屋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社子溪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