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攻炮城〉「攻炮城附件三:(二)泉州王景賢團長談攻炮城」

〈攻炮城〉「攻炮城附件三:(二)泉州王景賢團長談攻炮城」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攻炮城〉「攻炮城附件三:(二)泉州王景賢團長談攻炮城」

〈攻炮城〉發表時間為2007年3月,由賴昭喜撰寫。本文主要描寫賴昭喜先生前往福建省漳州田野調查攻炮城時,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從訪談泉州王景賢團長得知攻炮城不但有驅邪的作用,還能達到發洩情緒的作用。漳州市及泉州市原本有舉辦攻炮城活動的習俗,但是現今都停辦了。停辦的原因除了因為有發生意外,還有當時中央禁止放鞭炮。在停辦攻炮城活動前,於泉州舉辦的攻炮城活動中使用的炮城型式有傳統簡單型與近年改良型。傳統簡單型會在豎起的高竿上設炮城,通常是圓形的,也有方形的炮城,大小約一張桌子大。近年改良型的高度有三、四樓高,大概14、15公尺下設4枝木樁,人則站在四周攻炮城。炮城的大小,約為2公尺正方形,內置鞭炮煙火,四面都有城門。4個城門外圍都有隊伍參與攻城,如果東門先破,其他隊伍會加緊進攻西門南門北門。直到四城攻破再攻中門,如有一門未開,中城一定不會炸,最後如果中城被攻破,鞭炮煙火齊炸,熱鬧非凡。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政府
取得方式
借閱
撰寫者
林思玲、龔乃芯、蔡宜蓁、王奕維
創作者
賴昭喜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7/03/04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