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禪關拜蓮台,徹悟即道岸。仁義首施惠,行善孝為先。善惡必有報,因果必輪迴。人人早覺悟,共同登道岸。」屏東高樹鄉的慈雲禪寺有一隻笛子,而他來自於一位名叫空海法師的人,也就是「盲僧」。空海法師俗名賈夢生,為賈大成與莊悟音之子,賈大成是貿易營業部的部長兼社長秘書,莊悟音則是社長的台籍管家。莊悟音精通樂理,賈大成贈笛予莊悟音,久而笛緣成姻緣,但好景不長,賈大成因船難身亡,留下莊悟音一人與尚未出世的孩子賈夢生相依為命。賈夢生長大後就讀農業學校,精通食、藥用等植物,1942年畢業後恰逢太平洋戰爭,賈夢生被徵召入伍至南洋,母親將傳家的笛子交給他,要他每當思念母親便拿笛吹奏,某日他在吹奏時發現聞聲而來的當地小孩,兩人長時間相處後,小孩告訴他周邊的地理環境與聚落情況,一個月後賈夢生調往印度參加戰役,離開前便將笛子託給這位知音。戰爭開打,軍隊節節敗退,賈夢生利用自己的知識生存下來,並加入了僧團。在台灣的母親遲遲未收到兒子的消息,即使光復後仍了無音訊,直到1956年有兩人將笛子送回母親手中,並說明了自己的來歷,但也同樣對於賈夢生的下落一無所知 。進入僧團離開30年的賈夢生最終回到了台灣,見到母親的遺像和遺物發現當初送予小孩的笛子,參拜父母之墓默悼感謝父母在天之靈保護其平安回家。賈夢生找到附近山中的慈雲禪寺,繼續其修道生涯,每日為信徒講經,但其眼疾日益嚴重,最後完全失明,行動不便。之後夜晚賈夢生都會吹奏笛子,因為他夢見母親在吹奏笛子,但擔心他每晚如此而受涼,住持把笛子暗中收藏,但當日仍有笛聲,空海法師隨笛聲離開寺院,這位善講經卷的盲僧,永遠從慈雲禪寺息影,喜愛的笛子被供奉在佛堂案上,讓曾經聆聽過他講經的信徒永遠懷念。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