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蘇沙低音號

現存喇叭口、號身及吹口計1組3部件,可組裝成組。此件子弟俗稱「大吹」,即蘇莎低音號(sousaphone),傳日治時期萬國博覽會時購入。惟日治時期臺灣並無舉辦萬國博覽會,推測應為1935年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之訛。如簡秀珍《開枝散葉根猶在》:「總蘭社西樂部力求拔群,不惜代價。昭和10年(1935)社員馮阿旺在臺北的臺灣博覽會中,看到有隻漂亮的捷克製大吹(低音號,Tube),一見傾心,不管價值多麼昂貴他還是四處找有錢的生意人、地主募款,務必買到為止。歐燦偉說:當時一甲地的價值約四百~六百元,那支大吹大約要6分(0.6甲)地。在翁松竹印象裡,那支大吹的價格變成四、五甲地,對後來成為『那卡西』樂師的他來說,那支大吹確實好吹,音色又美,歷經七、八十年,表面電鍍的色澤依舊美麗。」(2015:63-64) 相近文物出現於91年總蘭社捐贈民國60-70年代出陣老照片中,如《開枝散葉根猶在》頁79,以及122012040059-60.jpg、122012040077.jpg、122012040103-04.jpg。 其上款識「W.Stowasser’s S öhne」 為歐洲一非常古老的樂器製造商,在該行業的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 1770 ,Wenzel(即W. Stowasser Söhne 中的“W”)於1824 年在波西米亞(Bohemia)的克拉斯利采(Graslitz)開始製造黃銅樂器。後代持續經營,將業務擴大至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美國、阿根廷各地。又,末行「Czecho’-SLovakia」即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建國,1939年解體,1945年雖復國,但已成共產主義國家,W.Stowasser’s S öhne工廠遭整併,故可證此大吹製造年代當在捷克斯洛伐克建國期間,與總蘭社子弟報導1935自博覽會購入時間點相符。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