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首鋼琴作品:《狂想曲為鋼琴與管弦樂》雙鋼琴 手稿 完稿

三首鋼琴作品:《狂想曲為鋼琴與管弦樂》;《四首臺灣傳統曲調》;《幻想曲─臺灣交加調》 作品描述:郭芝苑將《狂想曲為鋼琴與管弦樂》、《四首臺灣傳統曲調》與《幻想曲─臺灣交加調》三份樂譜合併裝訂成同個作品。雙鋼琴《狂想曲》,乃改編自鋼琴及管弦樂團曲《原住民的幻想》(1957),改編日期為2006年12月10日。曲中的兩個主題,皆來自臺灣原住民歌曲;《四首臺灣傳統曲調》為鋼琴獨奏曲,創作於2007年,屬郭芝苑甚晚期作品。樂曲依序為:一、〈亂彈調〉,音樂活潑、歡樂,有大量的反覆段落;二、〈北管調〉為規律的4/4拍樂曲,曲風莊嚴、內容嚴謹;三、〈都馬調〉為優雅的2/4拍樂曲,曲風明朗流暢,也有諸多重複段落;四、〈卜卦調〉為輕鬆的2/4拍、快板樂曲,半音階、半音和弦進行,是構成此曲逗趣、詼諧風味的重要音樂素材;《幻想曲─臺灣交加調》創作於2009年元月,素材取自臺灣南管高甲戲(又稱交加戲)曲調。樂曲結構可分為兩個段落,前段為4/4拍、行板(Andante),其中又可再細分為三個小段落;後段為2/4拍、中板(Moderato),在模擬開場鼓聲所奏之多變的速度後(共14小節),開始了精準的二拍子行進,作曲家利用規律的八分音符、重音、偶然出現的十六分音符,營造出莊重、精確嚴謹的氛圍,直至樂曲結束。 鋼琴譜;手稿(完稿);35面(10張)。 以鉛筆、黑筆抄寫,修正液修正。 創作日期:《狂想曲為鋼琴與管弦樂》:2006-12-10;《四首臺灣傳統曲調》:2007-11-30;《幻想曲─臺灣交加調》:2009-01-10。

基本資訊

  • 日期
    作品日期: 2006/12/1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