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未知。圖為民俗戲劇團體出演一幕,一名主帥在軍營中與他的部屬商討重要事情。相片中的主帥頭戴著帥帽,帥帽比一般武將配戴的頭盔要華麗許多,主帥的帽子上還插著一雙翎子,翎子多是生角使用的道具,翎子可用於表達角色情緒。主帥的左方可見一名書生,演員頭上戴著一頂書生帽,臉上則乾淨無鬚,可知其是一名生角(書生)。主帥右方則是一名官員,身穿官衣頭戴官帽,臉上帶有鬍子,可知其是一名老生(官員)。舞台上架起的門廊代表的是軍營,主帥便是坐在營帳中,桌子上則放著文房四寶以及主帥的大印,民俗戲劇使用簡單但具有象徵性的道具來表現故事中的地點,舞台上的各種道具、布景稱為「砌末」。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