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康熙臺灣輿圖(摹本)

本圖為康熙台灣輿圖摹本第二版,原圖繪製於清康熙年間,為絹底巨幅臺灣長卷軸地圖,是現存臺灣地圖當中,最早的山水畫式彩繪地圖。繪製年代約在清康熙38年至43年(西元1699年-1704年)之間,應為清朝宮廷內畫師所繪,做為朝廷暸解地方行政軍事與風俗民情之用,後於清光緒26年義和團之亂(西元1900年)自內府流出,再由臺灣總督府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購入。繪製內容具有傳統海防圖與行政區域圖的特性,並開啟描繪番民題材的先河,反映出十七、十八世紀之交,臺灣西部的人文地理現象,全圖筆法細膩,設色精美。此摹本除設色與少部分與原圖稍有差異,其餘大致相似,但圖上各地名旁,以白紙貼上日治時期名稱,應為日治時期所加。

基本資訊

  • 其他貢獻者
    黃叔璥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原圖創作於日治時期/清康熙時期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臺博館輿圖/番人風俗圖與歷史畫
  • 相關地點
    台灣西部沿海
  • 地點名稱
    淡水/東港/東港/水社/上帝廟/鳳山/義和/義和/海會寺/城隍廟/城隍廟/台灣西部沿海/榮華
  • 緯度
    25.1895736/24.7195/23.8627/23.8672/22.9692/22.6251/24.6872/23.8966/25.1108/24.6645/24.8051/23.032682/24.7405
  • 經度
    121.4570447/121.826/120.292/120.903/120.274/120.357/121.718/120.712/121.736/121.641/120.966/120.475421/121.34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