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斷橋

本件為臺灣傳統糊紙物件小型立體紙偶中的許仙與青蛇(小青)。許仙臉部為粉色帶腮紅,頭戴紅色小生帽,身穿水袖粉色長袍上綴金箔花飾;小青臉部為白色,頭頂梳二圓髻綁一紅帶,身穿綠色長袖上衣、粉色裙及藏青色圍裙,右手上舉左手向下持劍;二個紙偶下方可見削尖的竹片,常見作為插在「銀山」上的物件。斷橋指的是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在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相傳為白娘子與許仙最初邂逅相會之處。臺灣傳統社會有焚燒糊紙、紙紮物件(又稱為紙路或紙類)的習俗,一般出現在祭神儀式、喜慶節日及弔喪禮儀三種場合。糊紙利用竹篾的柔軟度與韌性,以棉紙條或玻璃紙條等紮綁出骨架,然後運用糊、剪、摺、雕、塑、繪等手法加以整修、裝飾,形成擬真的立體藝術品。其中出嫁的女兒、孫女為父母親人作旬(法事)而糊製金山、銀山(又稱女兒山),以示報答親恩,在金銀山上各插有不同的紙偶作戲齣,讓往生者觀戲,亦增添喪葬儀式的熱鬧及排場。金山上的戲齣多作白蛇故事中的水漫金山寺等,本件藏品即出自其中的許仙與青蛇(小青)二個角色。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