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地諸神(觀音、玉皇)

本件彩繪天府、地府諸神圖為道、佛教壇場用掛軸之一,與嶽府、水府諸神圖成組配對。全幅以工筆重彩繪製,以佛青色為底,人物間描繪流動之白雲,具有傳統道釋畫風格。畫面上半段為天府諸神,左上方為持經卷之白衣大士,即觀世音菩薩,身左立善財童子,雙手合十作拜童子觀音狀,右上方為騎諦聽之地藏王菩薩,左手持錫杖,右手托缽。觀音之下有作巡行隊伍之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及其侍從神,中央為著黃衣綠裙、坐於輿車上之玉皇大帝,輿車由一隻鳳鳥拖行朝右方行進,鳳鳥身左立一名持旛紅衣使者。玉皇大帝身後立天、地、水三官大帝,分著藏青、橙紅、深藍袍,手持笏板,天官背後立一名綠衣持旛使者,地官背後七名相貌各異的北斗星君。畫面下半段為地府諸神,中央為著黃衣綠裙、坐於輿車上之東嶽大帝,輿車由一隻麒麟拖行朝左方行進,輿車左右分立著綠衣之文、武判官及一名朱衣使者,背後立一對持搖扇、分著深紫、粉紅袍之女官。四府尊神即天界、地界、水界、陽界,臺灣傳統道、佛二教在舉行齋醮、法會時,常在壇場供奉四府尊神,又稱為天曹、地府、水府、嶽府,或稱天京、地府、水國、陽間。四府尊神多以掛軸神像方式供奉,少者四幅,多則八幅或將兩府合為一圖,畫面中的神祇皆作前來赴醮會的行進中狀態,此即元代以來的「朝元圖」畫意之延續。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