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觀音菩薩像

本件彩繪觀世音菩薩像,為佛教道場用掛軸之一,與地藏王菩薩像作成組配對。菩薩作跨坐於獅子(又說為犼或豺)背上姿態,身軀略側面向左方,頭部後有圓形頭光,背景作佛青色與白雲。菩薩作鵝蛋臉,五官娟秀,頭頂盤髮髻戴小冠。身穿藍色開襟寬袖海青、綠色披肩與金黃色襦裙。左手小臂向左平抬於胸前,持一捲經卷,右扶右膝上,左腿下垂踩於蓮花上,右腿曲膝置於獅子背上,作遊戲坐姿態,足部隱於裙內。座下獅子頭部在右,雙眼圓睜,雙耳、長眉下垂,前肢曲膝作伏坐於雲朵上姿態,後肢挺直,尾巴作分叉鬃毛,高翹於菩薩身左。畫像設色豔麗,用筆粗獷,為重彩風格之道釋畫。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簡稱,亦即「覺悟之有情眾生」。觀世音菩薩為漢傳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尊稱大悲觀世音菩薩,臺灣民間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媽...等,為民間普遍供奉的佛教菩薩。閩臺地區觀世音菩薩信仰興盛,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觀世音菩薩也成為普遍的家神之主,佛教道場奉觀世音菩薩以接引人間眾生。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