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韋馱天王立像

邵來成先生(1909-1998)是我國著名的佛像漆雕藝術家,其作品構想多來自敦煌佛像,但加入自己的觀察,擅長以夾紵脫胎法創作,夾紵法是一種漆塑像的方法,「紵」是麻布。先用泥塑成胎,再用漆糊把麻布貼在外面,待漆乾後,反覆再裱塗多次,最後把泥胎取空,故又有「脫空像」之稱,邵來成先生則以石膏取代泥胎。 在創作理念上,其認為雕刻佛像要有信仰的觀念,先了解佛、佛教的意義。韋馱天是佛教的知名護法神,其形象原本是夜叉相,但現今一般是作身穿盔甲、手持寶杵的天將軍身相。世傳他統領東、西、南三洲巡遊護法事宜,保護出家人,護持佛法,故寺院都會供奉祂。本件為木胎朱漆,頭光上的火焰鏤空表現生動,加上飄散四周的衣帶,展現精湛的雕工與漆工技法。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441554 25.173944),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443819 25.187233),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收藏地點: POINT (121.37024 24.93402),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51917 25.04246),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0.54596 24.0777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