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布袋和尚坐像

邵來成先生(1909-1998)是我國著名的佛像漆雕藝術家,其作品構想多來自敦煌佛像,但加入自己的觀察,擅長以夾紵脫胎法創作,夾紵法是一種漆塑像的方法,「紵」是麻布,先用泥塑成胎,再用漆糊把麻布貼在外面,待漆乾後,反覆再裱塗多次,最後把泥胎取空,故又有「脫空像」之稱,邵來成先生則以石膏取代泥胎。在創作理念上,其認為雕刻佛像要有信仰的觀念,先了解佛、佛教的意義,而佛代表慈悲,因此所雕佛像多傳達慈悲的神態,且能抓住各尊佛像的特點,加以表現,在仿古中也能表現自身的獨特性。布袋和尚是古代僧人契此的形象,寺院裡,常以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的型態塑造,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能有一顆包容別人的心。本件朱漆布袋和尚座像臉帶笑容,胖大和尚的模樣,表示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思,受民間信仰的人視之為財神供養奉行,在臺灣寺廟中也甚為常見。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441554 25.173944),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443819 25.187233),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收藏地點: POINT (121.37024 24.93402),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1.51917 25.04246),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活動範圍: POINT (120.54596 24.0777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