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鑼

在戲曲表演前會做為開場之用,吸引大家注意,從戲前到戲中,「鑼」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鑼的種類有二十多種,常見的有風鑼、京鑼、雲鑼,其中,風鑼因敲打後的發音如風聲而得其名,在傳統戲劇、秦腔武場當中,鑼也是常見且很重要的打擊樂器之一。 此面風鑼為中國大陸製作,青銅材質,青銅用的是「銅錫合金」,特色是較堅硬且鑼面呈灰色,甚至部份會呈灰黃色,其原因則視合金的成分多寡而定。 風鑼構造,與其他鑼最大不同處,在於其沒有鑼邊,屬於開放音,所發出的聲音如雷如浪潮,主要是從最邊緣發出,故此鑼邊設計微微翹起,也是源於此。鑼的中心處一圈黑色,稱為「鑼臍」;鑼面呈現出一圈圈車床的痕跡,中國製作鑼的方式,通常會用車床方式來調整厚薄,直接將厚的部份車掉,就會在鑼面留下一些痕跡。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12066 25.032325), 使用地點/使用地點: POINT (121.525639 25.037689),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10171 25.043149),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612062 25.042678),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10171 25.043149),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60274 25.03960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