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壽興皮影偶—影身

皮影戲影偶的角色類型基本因循中國戲曲的傳統,尤其是銜接南戲、傳奇的角色分類,以生、旦、淨、末、丑這五大角色為主要系統。坐騎影偶是中國皮影戲脈絡下獨特的作法,將角色結合坐騎兩者合而為一偶;戲偶腳色多為武將或具法術之仙尊或妖魔,男、女角色皆有;坐騎種類根據角色而有差異,武將騎馬、仙尊駕麒麟、妖魔擒魔獸等。 此文物為臺灣皮影戲坐騎偶身,武將騎青獅,可扮演《封神演義》劇中文殊廣法天尊。上身雙手持長戟,腰際背後插有一只軍旗,下襬前緣隱約露出一隻黑色長靴,彰顯角色性別。坐騎青獅的獅頭昂首闊步,軀幹壯實而四肢碩長,腿蹄有力,蓬鬆的尾巴挺立有神。但在下襬袍服的花樣設計過於趨近女性花款,不似傳統鎧甲以鱗片圖紋裝飾。戲偶僅單一簽孔,是方便演出打鬥時的作用。 該文物來自呂憲光,呂憲光為呂訴上之子,呂訴上為臺灣早期投入研究傳統戲曲的先驅,六〇年代左右呂訴上曾拜訪當年的傳統戲曲劇團,這批文物應是當年由劇團主所致贈。 宋貓本名宋明壽(1920-1986)生肖屬鼠,朋友戲稱貓仔,宋貓便成了正名。家境不佳的宋貓,為改善家計,便跟著金連興的蔡龍溪學皮影,後改投入有遠親關係的永興樂,由張塔傳授。學成後便搭著永興樂、安樂的戲班演出,日後便自組明壽興戲班。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20.298468 22.78268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