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鑼

本件為「大鑼」,鑼體銅製,呈一圓盤形。鑼邊上方鑽有鑼孔,以穿繫鑼繩,便於提攜或懸掛鑼架。演奏時用鑼槌敲擊鑼中央的部位振動發音。一般鑼中央略凸,稱為「臍」,是發音最主要的部位。此面鑼雖無臍但仍應敲擊中心點。此件為桃園同樂春傀儡戲團演出時所使用的大鑼,由呂訴上之子呂憲光轉贈傳藝中心典藏。同樂春班主張國才(1880-1966),福建省永定縣長流鄉人,十二歲跟隨祖父張陞麟學習傀儡戲,隔年隨父親張兆金來臺住在臺北萬華,後遷至桃園蘆竹,在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張國才曾帶領劇團全島巡演,是當時唯一能於戲院售票演出的傀儡戲班。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