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賽牡丹紅地盤金彩繡鳳凰牡丹紋桌帷

此件桌帷以大紅絲緞為底布,上下分兩段,頂端接縫朱紅色棉布作為布管用以固定。上段較窄,縫有立體盤金之「賽牡丹」字樣,其做法為先將棉花依照字形縫在底布上,再以盤金繡覆蓋,形成具有立體感的文字,四周平金繡以花卉紋並釘縫銅泡裝飾;下段裝飾面更寬,主要刺繡技法有平金、釘片、齊針、纏針、紮針等,其上縫有「埔里街」、「振興社贈」、「生蕃空」立體盤金字樣,並繡以雙鳳、牡丹、靈芝等圖案。「埔里街」、「生蕃空」皆為埔里地名,其中「埔里街」為日治大正9年(1920)改制將埔里社改名而來,生蕃空則位於埔里溪南一帶。「振興社」相傳起源自西螺七崁阿善師(本名劉明善,1792-1867)所創立的武館,日治時因日人擔心當地武力抗日被迫解散,其弟子蔡秋風武師遂遊走於臺灣中部地區,使振興社從此開枝散葉;埔里振興社即為埔里當地著名的武館,並以「弄獅」陣頭掩護,規避日人習武禁令,進行武術傳承的活動。「賽牡丹」則為著名傳統戲劇學者呂訴上的父親呂深圳於日治時期所創之業餘歌仔戲團,從「振興社贈」等字樣可知此件為日治時期埔里街振興社贈與賽牡丹劇團,用以交陪互動之贈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