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銀泡頭面-條子

本件藏品為「銀泡頭面-條子」,其本體為銅製鍍銀所形成,並為半圓形球狀體飾物,類型為「銀泡七粒長條」,造型素雅。 此批同一登錄號之文物,可概分為二組戲曲頭面,為京劇名角秦慧芬(1934-2022)捐贈。秦慧芬,北平人,受父親影響自幼愛戲,九歲開始學藝,與梁秀娟、章遏雲、馬述賢被視為「四大名旦」的傳人。 其一為紅水鑽頭面,包含大頂花、後三件、耳挖子、條子、簪子、小丁等計1組20件,水鑽材質為塑膠,以紅、白為主,少部分還點綴有藍色。 另一組為銀泡頭面,包含押鬢、單泡、雙泡、條子、簪子等計1組59件,部分簪鋌押印有「南京老天寶」、「永興發記」、「青島萬寶公記」店號,且呈色、簪鋌形狀(圓/扁)、焊接方式亦多不同,應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 舊時首飾稱為「頭面」,包含了運用於頭部、臉部中的梳、簪、釵、冠、釵、步搖或花鈿等飾品,而傳統戲曲中,「頭面」則是旦行髮飾、髮型的重要飾品,若依製作的材質可分為「點翠」、「水鑽」、「銀泡」、「珠子」與「綢子」等類型,其樣式、規格與件數則依旦角的身分、年齡、貧窮或富貴等設定,而給予不同的區別。 本件藏品屬於「銀泡」這一類型,是用來表示角色貧寒、戴孝或寡居,且為傳統戲曲中包大頭的青衣婦女或犯罪婦女所戴,只是兩者的配戴方式有所差異。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