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面牌

京劇,又叫做京戲,現在的臺灣普遍稱為平劇或國劇,是中國戲曲的一種。面牌是屬於演員頭飾的一部份,京劇中武將角色都會配戴盔帽,面牌就是其中的配件。面牌上面有一個絨球,若此角色為刀馬旦,通常會配戴更多的絨球。此面牌以圓形鑲水鑽,上面點綴紅色大絨球,面牌下方有一個彎叉,用來固定在前額髮際,或是固定在盔帽上,如頭上是配戴京劇髮飾的「甩髮」角色,髮上又插著面牌,表示該角色是戰敗後丟盔棄甲,例如《斬馬謖》的馬謖。 雖然在京劇之中,不同的角色要穿哪一種衣服,是有特別且嚴謹的規定。但經過時間,仍然會因為演員或新劇碼的需求,而創制新的服飾或配件。例如《白蛇傳》中白娘子這個角色,在面牌的絨球用色上,梅蘭芳最早是用藍色或白色兩色,表示純潔和素淨的感覺。但到了五十年代開始改用紅色:身穿著一身白衣,頭頂上綴一點紅。是梅蘭芳對劇情角色有新的深刻理解後,所做的改變,使白娘子的造型更美,更有韻味。 這一件面牌來源為秦慧芬。秦慧芬與梁秀娟、章遏雲、馬述賢被視為「四大名旦」的傳人。中國「四大名旦」為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而秦慧芬正是梅蘭芳的弟子。1947年在上海,正式拜梅蘭芳為老師。1949與丈夫來台,曾經加入陸光國劇隊。後來因為演出而嗓音健康問題,轉到幕後以教學為主,弟子眾多,以梅派演唱技巧為主要教學內容。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22638 24.852691),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0337 25.041794),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09538 25.055038),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38948 25.136005),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08109 25.039972),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504766 25.135083), 使用地點/演出地點: POINT (121.508109 25.03997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