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許硯邨書畫摺扇

作為戲曲道具的扇子分為兩類:「摺扇」、「團扇」。本件典藏品即屬前者,摺扇多由紙(或絹)和竹組成,據記載最早在北宋之前由日本傳入,此後蔚為流行,也因扇面質地適合水墨表現,當時的文人便以此題詩作畫,因襲至今。此小型摺扇在戲中適合生行使用,淨行使用的摺扇較大,旦行則通常使用金扇。 此柄摺扇兩面皆有書畫,一面兩側草書劉禹錫〈烏衣巷〉、岑參〈逢入京使〉及趙嘏〈江樓舊感〉,中間彩墨繪蜻蜓池草,落款「許硯邨时○吳門」、「小邨」;另一面中間楷書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兩側繪秋菊草蟲及山水,落款「許小村」,研判應出自「許硯邨」同一人手筆,並繪製於蘇州(吳門)。扇面書法處皆有灑金,扇面與扇骨黏接觸多有開裂破損,並可見黃化的透明膠帶黏固之跡痕。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