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菲律賓傳統樂器 (竹節琴)

體鳴樂器,名稱:卡古厄 (Kagul),節奏竹桿刮,是菲律賓南部族群常見的敲擊樂器,每個族群有自己的稱呼,如tagutok (Maranao族),bantual 或tagungtung (Bukidnon族),及karatung (Banuwaen族)。卡古厄的製作是採一段切割而成的竹筒,在竹筒的表皮上以刀來切挖多處的鋸齒凹陷缺口,鋸齒狀外形類似常見的洗衣板紋路。竹筒的前後兩端,分別安上4支竹制或木製支架。演奏時,手拿一支小木棍,來回在鋸齒狀的紋路上迅速刷過,產生粗糙的呱呱聲響。此樂器是菲律賓南部瑪京德腦族Maguindanao )的竹桿刮鑼;或裂痕鼓的一種類型;維賽雅族(Visayans)人在鋸齒狀的缺口紋路面上,由兩位擊樂師來敲打,其中的一位在鋸齒的部位來回刷過;另一位則打出拍子。Maguindanao與Banuwaen族人也用此種樂器所發出的噪聲,來嚇跑稻田中貪吃穀物的鳥類。Maguindanao與Bukidnon人在社交場合中,用它打出簡單的舞蹈節奏。節奏的類型通常是簡單的,有時一個簡單的節奏類型會結合另外一種節奏類型來混和使用。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