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菲律賓傳統樂器 (鑼槌)

本件為阿貢鑼(Agung)之鑼槌。阿貢是一種寬邊內灣的凸心深鍋狀鑼,兩個同類型的面鑼組成一組,大小不一,較大的一個,稱pangandungan, 或p'nanggisa-an 聲音較低沈,主要負責節奏模型(pattern)的強拍;另一個較小、較厚,聲音較高,稱為panentekan , p'malsan 或pumalsan ,負責二拍子或三拍子節奏的弱拍。它被菲律賓南部伊斯蘭族群,如Maguindanao, Maranao, Sama-Bajau 及Tausug等族,使用在庫林鐺樂團(kulintang)的樂隊中。 阿貢鑼演奏時,將兩面大小銅鑼同時垂直懸掛在木製架子上,由兩位樂師各站鑼的左右兩側進行敲打,產生節奏。所使用的敲打鎚稱為balu長約15公分,敲頭部份包覆以軟質但堅實耐用的材質,如橡膠。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