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戲曲頭面-耳環

「點翠頭面」的作工繁複,是梨園中不可多得的精緻工藝品。據記載,一副完整的點翠頭面,是由74件飾品組成:1個上樑、1個橫樑、1個下廉、2件耳挖子、1個頂花、2個邊鳳、7根點翠長條、2個月牙半蝴蝶、2個蝙蝠、2個雙梅花、2根包頭蓮、2根壓鬢簪、1對耳環、11個小蝴蝶丁、6個梅花小丁、1條雙層小蝴蝶布條(11個小蝴蝶)、1個點翠布條(11個小圓花)、1根扁髮簪、1個點翠正鳳、6根挑牌(長中短各2)。 本件典藏品「耳環」,尺寸 12*7(cm),是點翠頭面中佩戴在兩耳的部件。「蝴」與「福」音似,自古被當作吉祥的符號使用,而整副點翠頭面多以花卉作為主要視覺,因此與花適性最高的蝴蝶,也被藝術家拿來揮灑創意。此耳環以點翠表現四隻蝴蝶振翅飛翔的畫面,設計上也極具巧思,利用蝴蝶兩側及尾部垂綴花朵的方式,呈現蝴蝶戲花的翩翩景象。 本件典藏品來源為「再興青年越劇團」,該團為周瀰瀰女士(臺灣越劇皇后)於1965年11月10日所成立的越劇團,其成立宗旨:「為越劇在臺灣振興作出貢獻」。而《紅樓夢》、《孟麗君》、《梁祝》、《楊貴妃》、《白蛇傳》、《新盤夫索夫》、《王魁負桂英》、《花中君子》、《漢文皇后》等為曾演出的劇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