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書生籠

本件為雙層竹編的「書生籠」,又可為「戲籠」或「童生籠」。此籠分為上下兩個部份,上部份為大口淺籠蓋,下部份為上下略收口、有深度的籠體。籠蓋及籠體主要以六角孔編法編成,以三條竹篾起頭依序排列打底,再以三條竹篾織成六角孔,呈現六角孔排列,以後分別以六條逐漸增加;籠蓋的竹篾寬度相同,籠體則平行的竹蔑較寬,籠體三分之二高附有繩鈕便於挑行。籠蓋及籠體的周緣以立邊及輪口收邊法收邊,另以竹片夾護,縛以藤皮固定。籠蓋及籠體雙層竹編的中間夾有棕櫚皮,主要功能在可防水、防潮,以保持籠中盛裝物之乾燥。昔日的書生籠是由竹篾編成籠架之後,再襯棕櫚葉梢於裡,以達防水保護書籍之功能。通常成對由書童以扁擔挑行,所以又稱為「童生籠」。籠內亦可放置衣物,如早期的布袋戲團,也將布偶、道具置於其中,挑至各地演出,俗稱「小籠仔」,又稱為「戲籠」。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