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米苔目器

米篩目器或稱為米篩目刷,是客家人製作米篩目米食的主要工具,將鐵板或亞鉛板打洞,釘在木架或竹架上而成。 「米篩」是篩米的過濾器,有許多孔洞,「目」即是孔的意思,製作米篩目時,將本器置於燒開滾水之湯鍋上方,將揉好的生米糰從打洞的金屬板上用力向下擠壓,穿過金屬板的孔目,即成圓條狀,掉入滾水中燙熟,再以冷水冷卻,互不沾粘即成,故稱為米篩目。「篩」字讀成thai,音似「台」,故而米篩目多被誤寫成米苔目。 米篩目是早年客家人農忙時之主要點心,有甜有鹹,甜的加糖水即可,鹹的要加爆香之蔥、蝦米、香菇等佐料,製作較費功夫。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