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軛

竹製牛軛。製作竹牛軛的材料通常要特別選用,往往在幼竹生長時就得給予定型成彎曲狀,好方便將來的製做。其定型方式通常是在竹子長出一尺半左右就將竹子拗彎曲,加上竹子還得有硬度且耐磨,因此必須經過二、三年不斷地用繩子或大石頭壓制形狀,進行坳曲,成熟後還要用火燻,再用繩子綁緊。才能坳出一支堪用的牛軛幅度,後來改良成使用鐵模,讓竹子順著鐵模彎曲幅度生長,形成需要的牛軛形狀,其弧形主要以配合牛肩,兩端加以削刻防止絞繩脫落。本物件是以刺竹竿的基部彎成,通常這個部位節間短、竿肉厚、質地硬,是製造牛軛的上好材料。 牛軛也叫「牛擔」、「牛挑」、「犁擔子」,將竹材彎成特殊的弧形,舒適地套在牛肩上,供畜牛曳引犁、耙等器具或拖拉輪車使用。牛軛的大小依雄雌而分,雄牛肩較粗,牛軛較大,拉車用的牛軛也比耕田用的來的大。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