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磚胎鰲魚-尾

蚩吻,又作蚩尾、鴟尾、鴟吻或鰲魚,傳為水精,能鎮辟火災,主要裝置於殿宇屋脊處,其多做龍首魚身之造形。明代李東陽《懷麓堂集》:「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則將之列入龍生九子之一。本件為「磚胎鰲魚」之尾部。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