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戲景玻璃畫

玻璃畫色彩鮮明亮麗,複製性高,常單獨作為廣告招牌、神佛畫像及木製神龕或家具表面的裝飾,是臺灣日治時期至1970年代以前相當流行的一項民間工藝。玻璃畫的特殊之處是把圖面畫在玻璃背面後封起來,從正面觀賞,因作品有玻璃保護不易因碰觸而損壞,故能長時間保持色彩鮮豔。但也因此,題字與作畫時必須左右相反。此外,使用的顏料因具有覆蓋性,因此上色時的先後順序也與畫在紙面上不同,如畫人物服裝時,必須先畫衣著上的線條及紋樣才填上色彩。整幅作品人物刻劃生動,賦色亮,極富民間藝術特色。根據本件文物人物形象特徵,推測戲齣或為三國「會古城主臣聚義」,描繪身著紅袍的劉備同三弟張飛,與關羽久別重逢的場景。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