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得-寄子

本件馬德寄子作水墨淡彩人物畫形式,描寫傳統戲曲中春秋時期伍子胥為逃離楚國,而將兒子寄給齊國友人鮑牧,父子分別的情節。以墨線為基礎施以田黃、洋紅等色繪成。畫面右側一名頭戴太子冠身著白衫紅褲少年,跪左腳面向左側老者,老者作白髯老人相貌,頭戴寬黑色邊帽,身著黃褐長衫,繫紅色腰帶,作彎腰牽起少年狀。右上角落款「寄子 馬得」及一方朱印「馬得」。「寄子」是京、崑劇《浣紗記》中的一個折子戲,《浣紗記》改編自明代傳奇《吳越春秋》,搬演中國春秋時期吳越攻伐之事,自范蠡和西施溪邊互訂婚約開始,而以范蠡偕西施遨遊五湖為終結。由於《浣紗記》故事冗長,晚近在崑劇中多以選段折子戲形式演出,「寄子」即是常被搬演的一折。高馬得(1917-2007)為中國近代著名水墨畫家,南京人,生前曾獲中國國務院專家待遇、漫畫「金猴獎」,作品以戲劇人物小品為主。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