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管系統音樂與戲曲

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藝術/音樂、戲劇/南管系統音樂與戲曲,頁1905-1911。

「南管」原是流行於中國大陸泉州、廈門一帶的傳統音樂。隨著閩南移民向外遷徙,南管也流行於臺灣、東南亞等地。在不同的地區,南管又被稱作「絃管」、「五音」、「南樂」、「郎君樂」、「郎君唱」等;在臺灣,則較普遍使用「南管」一名。 「南管」此一樂種之確實淵源不易查考,但南管的音樂形制與演奏方式、樂曲內容,與漢代以來的「相和歌」、魏晉以來的「清商樂」、隋唐「俗樂」等,都有許多密切關聯。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905-1911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